新闻动态
食用油发展史第三讲
作者 Zyj11
浏览
发布时间 2016/03/16
食用油发展史第三讲
今天我们先从古人吃的油多说一点吧。因为我们先人初吃的油就是动物油脂,荤油。
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shou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原始的认识。
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
这三种油历史悠久,至今还在大范围使用,并且随着大家对养生的关注,荤油反而成了难得的美食。
比如我们所在的城市,有一家老餐饮店,本来是卖烩面的,结果因为有了羊油炒饭、牛油炒饭,搞到大家都是去吃他家的荤油炒饭了,为啥呀?荤油炒饭很香呗!
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种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从外国引进来的。
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当时的动物油脂除了烹饪,还用于照明。
还记得中学历史书上的长信宫灯的图片吗?那时候燃灯烧的都是动物油。
下面我们来讲讲现在出现的浸出油。
大家知道,制取食用油的工艺主要就是两种,压榨和浸出。
压榨属于物理方式,而浸出属于化学方式,通过这两点对比,相信大家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接下来详细说说浸出油。我们从起源开始说:
浸出是一种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方式,它起源于与1943年的法国,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萃取原理。属于一种外国引进的产油工艺。
那么它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呢?
他的生产流程是,(以菜籽为例)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 → 用称为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255℃~300℃),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 → 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制成食用油。
既然浸出油靠化学萃取,需要用到溶剂,这个溶剂是轻汽油,那么什么是轻汽油呢?
轻汽油是通过石油直接蒸馏提炼出来的,又称石脑油。是由C4-C12烷烃、环烷烃、芳烃、烯烃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用作化肥、乙烯生产和催化重整原料,也可以用于生产溶剂油或作为汽油产品的调和组分。毒性随芳烃含量的不同而不同,高浓度蒸发气体有窒息性。
由于轻汽油沸点比较低,较多作溶剂油用。
溶剂油作为有机溶液,可以做为萃取剂使用,目前作为萃取剂广泛的应用为国内大豆油主流生产技术----浸出油技术。它的特点是,使植物油充分溶解在轻汽油中,然后利用轻汽油沸点低的特点,进行加热分离。
大豆浸出油技术操作方法为:将大豆豆粕在6号轻汽油中浸泡后再榨取油脂,然后经过260°高温精炼再“六脱”出成品油,不仅破坏了食用油营养成分,其化学溶剂残留以及转基因成分长久食用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用于转基因大豆出油率可高达22%,而正常压榨出油率处仅有11--12%。
好了,关于食用油的发展历史,我们今天先讲到这儿。欲知后事如何,请请您明日继续关注建明菜籽榨油机。建明榨油机祝广大用户朋友们生产顺利,收益高高!让我们携手建明,共享诚信带来的双赢与成功。巩义市建明机械有限公司24小时咨询电话:0371-64568066 13623811166(翟经理)
上一篇: 食用油发展史第四讲下一篇: 食用油发展史****讲